撑起米兰最后的光荣之中场铁三角—皮尔洛、西多夫、加图索

本赛季意甲联赛,ac米兰队有望重夺阔别已久的意甲冠军。这支意甲豪门虽然落魄已久,但是米兰曾经的辉煌承载着无数球迷美好的记忆。80年代末90年代初,ac米兰在萨基、卡佩罗带领下横扫意大利,称霸欧洲建立了鼎盛王朝期。

随后米兰经历了短暂的低估重建期,于本世纪初再次在安切洛蒂的带领下,以“4个10号”、“圣诞树”阵型再次横扫欧洲。这段岁月也是米兰最后的辉煌,这期间人们讨论更多的球队神射手核弹头舍普琴科和天选之子卡卡,然而整支队伍最为强大是很少讨论的中场铁三角,他们才是撑起米兰最后光荣的核心。他们就是皮尔洛、西多夫、加图索,本期为您讲述他们三个的足球故事。

在意大利语中,有个形容球员上场位置的词语叫做“regista”,直译就是“导演”,而实际含义则是在中场拖后位置掌控全局的人物。如果想要更直观地理解这个词语,只需看看皮尔洛即可。这位意大利天才不仅仅是史上最为伟大的中场组织者之一,更堪称是“regista”的最佳诠释者。他的进攻梳理和销魂长传曾让AC米兰和尤文图斯2大意甲豪门都受益匪浅,而意大利国家队也长期将其视作是中场核心。

一旦提到皮尔洛,就很难绕开“前腰后置”这个概念。在AC米兰的“4个10号”时代,一代名帅安切洛蒂对皮尔洛的妙用彻底改变了后者的职业生涯轨迹。不过,最初让皮尔洛位置后移之人其实并非时任AC米兰主帅,而后来的中场大师最初的场上位置也并不是前腰。在少年时代,皮尔洛的偶像是著名的"9号半”巴乔。模仿巴乔踢球的他在青年队中常出任二前锋的角色。1995年,年仅16岁的皮尔洛首次出战职业联赛,成为了布雷西亚历史上最年轻的意甲出场球员。3年后,他被罗马尼亚籍主帅卢塞斯库相中,成为了国际米兰的一员。

在1998年到2001年间,皮尔洛逐渐成为了意大利知名度颇高的希望之星,可他的优异表现基本都和蓝黑军团无关。效力国际米兰3个赛季,皮尔洛总共只为该队意甲出赛22场,倒是租借到雷吉纳和布雷西亚后,有过颇为不俗的表现。2000年随意大利青年队征战U21欧青赛时,皮尔洛担任10号位球员。当届大赛中,他在决赛中梅开二度,不仅帮助蓝衣军团夺魁,更收获赛事最佳球员和最佳射手大奖。可尽管如此,回到国际米兰之后的皮尔洛依然缺少出场机会。随后他被租回布雷西亚,由于俱乐部当时已有巴乔坐镇前场组织进攻,名帅马佐尼决定进行绝妙尝试–让年轻的前腰位置后撤。这便是皮尔洛成功转型的起源。

2001年从国际米兰转会到AC米兰,皮尔洛最初并不太被人看好,毕竟同年到米兰的还有葡萄牙著名中场鲁伊·科斯塔。转机出现在后腰阿尔贝蒂尼于2002年离队之后,安切洛蒂顺势让皮尔洛在中场拖后的位置上安顿了下来。当年的米兰主帅为球队构筑了一个绝妙的菱形中场:科斯塔是前置核心,皮尔洛则在后方负责调度支援,两侧有对抗能力极强的加图索、西多夫,相互之间形成策应和保护。以皮尔洛的技术特点,这种转型正是极大的扬长避短。他虽然脚下技术精湛,但碍于身体素质的限制,缺少拿球突破的能力,在前腰位置已无太大的提升空间。退一步则海阔天空,皮尔洛就此可以在两侧队友的保护下轻松送出精准长传,亦可以瞅准时机向前推进,用远射直接攻击对方球门。

送出长传总是精确无误,组织调度每每闲庭信步,皮尔洛仿佛一直能够在轻而易举之中掌控全局。他不仅是长传大师,远射更是顶尖高手,主罚任意球时射出的落叶球乃是绝招之一。由于踢起球来总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样,皮尔洛在中国球迷这里得到了个爱称–睡皮,而意大利人则喜欢叫这位中场大师为建筑师。2011年,当32岁的皮尔洛被AC米兰放弃,自由转会到尤文图斯之后,他还得到了更多的美称。“教授”“音乐大师”“莫扎特”…..所有的称呼都是在赞美皮尔洛的超凡指挥能力。

在米兰,皮尔洛总共效力了10个年头,拿过2次意甲和1次欧冠冠军。当他离去时,大多数人都认为他的职业生涯已近暮年,不会再有多少闪光。可皮尔洛又在欧洲足坛闪耀了4年,帮助尤文连夺4届意甲冠军。甚至到了2016年欧洲杯开赛前,意大利全国要求征召37岁的皮尔洛进入国家队的呼声依旧很高。可惜,主帅孔蒂最终还是放弃了当时已在美国大联盟效力的皮尔洛。即便如此,这位为国家队征战116场的中场大师也早已在队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浓厚一笔。要论出场次数,皮尔洛可排进意大利队史前5。作为绝对主力,他帮助蓝衣军团拿下了2006年世界杯冠军以及2012年欧洲杯亚军。2014年世界杯,皮尔洛仍是国家队的绝对核心。2017年,皮尔洛宣布退役,职业足坛又告别了一位大师。

对于绝大多数球员来说,职业生涯中能够有一次问鼎欧冠的经历,绝对已经算是人生赢家。如果能够跟随2支不同的球队夺冠,则足以被视为特殊经历,大书特书。助3位东家捧起大耳朵杯?普天之下仅有一人达到过如此伟大的成就。此人就是西多夫,这位前荷兰国脚乃是世界足球历史上数得上号的全能中场。

和众多橙衣军团的黑人球星一样,西多夫并非出生在荷兰,他生于南美洲的苏里南–曾经的荷兰殖民地。从6岁开始,西多夫就在球探父亲的引导下,在当地的足球学校开始了学徒生涯。随后不久,极具天赋的西多夫就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巨大转机。他被阿贾克斯的球探相中,从而加入到这家荷甲名门的青训营之中。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阿贾克斯培养出了众多顶级球星。比西多夫年长一些的有德波尔兄弟和戴维斯,与其同龄的则有克鲁伊维特。在他们之中,最初踢右中场的西多夫当年并不算是最耀眼的,但他绝对是极为特殊的。

1992年11月,第一次代表阿贾克斯一线天。他从此成为阿贾克斯史上出战荷甲最年轻的球员,纪录直到2017-18赛季开始前仍未被打破。又过了4个月,距离17岁还差4天的西多夫便攻入了个人职业生涯首球,刷新了阿贾克斯的最年轻荷甲进球者纪录。1993-94赛季,不过是十七八岁的西多夫便在主帅范加尔的麾下扮演起了重要的角色。他帮助阿贾克斯拿到了国内双冠,自己则蝉联了荷兰年度最佳新人奖。紧接着在1994-95赛季,这位荷兰天才便冲到了欧洲俱乐部赛事之巅。当赛季,阿贾克斯先蝉联了荷甲冠军,后又在欧冠决赛中击败AC米兰捧杯。此时,年纪轻轻的西多夫已是阿贾克斯阵中的绝对主力。这也就不奇怪在1994年末,西多夫便入选了荷兰国家队,从此成为了橙衣军团的一员。

趁着博斯曼法案在1995年的生效,正好合同到期的西多夫选择了到意甲去闯荡。1年后,他再次自由转会,投奔了西甲豪门皇马。在那支拿下1997年西甲和1998年欧冠冠军的豪门之中,西多夫并不算太显眼,比起劳尔、米贾托维奇、雷东多等人显得低调了许多。然而,西多夫在场上的作用却无法被忽略。年轻的他作为身居攻击手后排的组织者,拥有强悍的对抗能力和纵向移动能力。此外,西多夫远射的本领也不差。尽管他职业生涯的进球率并不高,但留下的破门却不乏精彩之作。其中最为知名的应属1997年他在对垒马竞时的半场破门,和绝大多数超远距离进球所不同的是,西多夫当时并没有选择吊射,而选择在40米开外大力平抽,皮球径直飞向球网,对方门将猝不及防。

可惜,如此悍将在伯纳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1999年夏天,皇马便曾考虑用西多夫交换尤文图斯的齐达内,只不过当时交易流产了。随着荷兰籍教头希丁克的离去,新任主帅托沙克另有所爱,西多夫迅速失宠。1999-00赛季的冬季转会窗,荷兰中场被卖到了国际米兰,回归意甲。在国际米兰,西多夫未能斩获任何重要荣誉。不过,这位年少成名的中场并未从此走向沉寂。他对尤文图斯的2次远射破门均是意甲史上的经典镜头。

在2002年转会到AC米兰之后,西多夫迅速迎来了事业上的又一春。在“4个10号”时代的米兰队中,荷兰人是主力左中场。尽管在2003年对垒尤文图斯的欧冠决赛上,踢满120分钟的西多夫不幸在点球大战中罚失,但最终他还是第3次捧起了大耳朵杯。在效力米兰的总共10个年头里,西多夫还曾随队拿下过2006-07赛季的欧冠冠军,以及1届世俱杯、2届意甲、1届意大利杯的冠军。随着年龄的增长,职业生涯后期的西多夫速度越来越慢,可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健硕的体格,荷兰人一直都能够在中场扮演重点角色。36岁时离开意大利后,西多夫还热情不减地到巴西踢了2年。在博塔弗戈,他2个赛季打进进球16粒,还帮助球队拿到了2013年里约州顶级联赛的冠军。

无论是技术、风格,还是外形、长相,加图索都算不上人们印象中典型的意大利球员。凭借着强悍的球风,这位被认为是足坛糙哥代表的防守型中场在AC米兰功成名就,力助俱乐部2夺欧冠、2夺意甲。在当年称霸欧洲的AC米兰,一位位进攻天才让人难忘。作为不可或缺的中场扫荡机,加图索在他们身后的表现同样出彩。加图索如是点评自己:“在球场上,我是一个斗士。这永远不会改变。”

这位出道于佩鲁贾的场上屠夫在1997-98赛季加盟了苏格兰豪门流浪者。这让加图索成为了为数不多在年轻时代便前往海外效力的意大利球员。正是在效力流浪者期间,加图索认识了自己后来的妻子。加图索后来回忆道:“当我初到流浪者时,球迷们以为我是一名他们心目中典型的、缺少战斗精神的意大利球员。可当我开始在场上表现后,所有人–包括我自己–都意识到我肯定是一名偶然出生在意大利的苏格兰人。我在苏格兰找到了自我,在苏格兰踢球的经历使我确定了自己的足球风格。这帮助我在此后于世界上最好的球队中站稳了脚跟。”

1999年夏天,意欲重建的AC米兰从萨莱诺签下了21岁的加图索。这笔转会让米兰受益良多,加图索正是球队所需的具有强悍拦截能力的球员。2003年,在AC米兰通过点球大战击败尤文图斯夺得欧冠冠军的夜晚,加图索在临近终场时依然不知疲倦地狂奔,令AC米兰球迷记忆深刻。跟随米兰,加图索还获得了2006-07赛季的欧冠冠军,以及2次意甲冠军。加图索深爱着米兰,他曾公开表示:“就算AC米兰降级,我也愿意留在这踢一辈子。”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2012年夏天,在经历了13年的圣西罗生涯后,已无力竞争主力位置的加图索离开米兰,加盟了瑞士的锡永俱乐部。在锡永,加图索不仅踢了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年,还顺着转型成为了一名主帅。可惜,在场边指挥的加图索取得的成绩远远不及球员时代的他。加图索踢球时的拦截和补位能力让人惊叹,如果不是靠着他的保驾护航,意大利怕也很难实现夺得2006年世界杯的壮举。

以上是米兰中场铁三角皮尔洛、西多夫、加图索的足球故事,关于他们三位你还知道哪些?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撰写编辑不易,您的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与鼓励,谢谢大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